相信對於不少家長來說,中耳炎並不陌生,因為中耳炎是其中一個常見兒童疾病, 患者或會出現耳鳴、耳塞或耳仔痛等症狀。其實,中耳炎一共可分為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及積液中耳炎3大類,每種症狀都有不同。Gofever高燒編輯以下為大家整理了有關中耳炎的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供各位家長參考。
伸延閱讀:【家長必睇】濕疹或哮喘等過敏兒童能否接種疫苗?醫生拆解5大兒童接種疫苗迷思
中耳炎可分為3大類!即看中耳炎成因
人體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及內耳三個部份組成,而中耳位於耳膜後,連接外耳及內耳。中耳與鼻咽相通,所以一旦上呼吸道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時,中耳都會容易出現出膿及出血等炎症,造成中耳炎。中耳炎大致可分以下3大類:
1.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大多宦是因上呼吸道感染,令細菌經由耳咽道進入中耳所致。急性中耳炎是常見於兒童感冒後最常見的併發症,因為兒童的耳咽管較短,令病源更容易進入中耳,所以約80%兒童在7歲前都曾發病。另外,二手煙及空氣污染亦會增加中耳炎的風險。
伸延閱讀:血庫存量低呼籲市民踴躍捐血!一文了解3大捐血條件、程序及注意事項
2. 慢性中耳炎
而慢性中耳炎大多是屬於急性中耳炎的後遺症,患者耳朵會間歇地出現耳膿,而且因為耳膜穿破而令聽力受損。當他們的耳膜未有完全癒合或出現穿孔時,令細菌容易進入中耳導致長期發炎。另外,膽脂瘤會令中耳製造過多纖維組織,容易滋生細菌導致炎症擴散。
3. 積液性中耳炎
最後一種是積液性中耳炎,其成因是因為患者耳咽管出現異常,令耳道分泌物無法排出並積聚於中耳內,當黏性液體積聚時導致中耳發炎。積液性中耳炎常見於2至6歲兒童身上,特別是患有敏感症、鼻塞、打鼻鼾或一年內曾患上急性中耳炎的兒童,病發率較高。
伸延閱讀:眼科檢查時紅色、綠色傻傻分不清楚?色盲/色弱有分別?一文了解成因及治療方法
耳鳴、耳仔痛等於中耳炎?即睇中耳炎症狀
不同類型中耳炎的症狀有所不同。先談及急性中耳炎,患者大多會出現嚴重頭痛、耳脹、耳鳴
發燒、耳朵流血或流膿、作嘔、嘔吐或肚瀉、吞嚥食物困難等症狀。至於慢性中耳炎患者,症狀則較輕微,可能只有耳朵流膿或聽力變差。最後是積液性中耳炎症狀在一開始不大明顯,患者可能是間中出現耳脹及耳塞情況,所以家長容易忽略,如果情況持續惡化,患者或會出現輕度失聰及耳膜受損情況。
中耳炎或引致後遺症隨即手尾長?中耳炎的治療方法
如果因疏忽而延誤中耳炎治療,有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後遺症,嚴重的急性中耳炎有機會導致面癱、腦膜炎及腦內膿腫等不常見的後遺症;慢性中耳炎及積液性中耳炎亦有機會因為耳膜穿破及耳骨受損而導致傳導性失聰,影響患者聽力。至於中耳炎的治療方法如下:
急性中耳炎治療方法:
大多數急性中耳炎可以自行復原,患者可服食止痛藥及退燒藥舒緩病情,如果服藥後仍持續發燒,醫生甚會處方抗生素抑制病菌散播。
慢性中耳炎治療方法:
慢性中耳炎可分為藥物及手術兩類治療方法,包括是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耳藥水控制發炎情況。如果患者耳膜穿破,則或需要接受耳膜修補術。
積液性中耳炎治療方法:
醫生會為患者進行聽力檢查,以診斷他們聽力受影響程度, 如病情輕微者,中耳積液大多可會於三個月自動消退。相反,如患者未能正常排出耳朵積液,醫生甚或建議他們裝上中耳通氣管,排出耳朵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