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時不時會出現「雜物屋」、「垃圾屋」的報導,屋主總是在家裏囤積大量物件而又不斷拾荒式地帶更多物件回家;這些行為,都有可能與囤積症有關。囤積症在香港及其它城市都不算罕見,據統計在社區當中的患病率介乎於1.5% 到6%之間,多發生於60歲以上年長人士身上。
囤積症幾要素,你中了幾樣?
囤積症,也被稱為「儲物症」或「強迫性囤積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將囤積症定義為精神科疾病,並且歸類於強迫症和相關疾病部分。根據DSM-5記載,囤積症包含了以下幾個元素:
- 過度積累物品﹕患者會收集大量物品,即使這些物品毫無價值或用途,也捨不得丟棄。
- 難以丟棄物品﹕患者對丟棄物品感到極度困難,即使物品已經破損或過時,也捨不得丟棄。他們會用一些理由去解釋自己的行為﹕「物品可能在將來有用或有價值」、「物品有情感價值,是獨特的,是不可取代的」、「物品有助於想起某人或某事件」等等。
- 物品堆積﹕患者的住所或工作場所會被物品堆積,導致生活空間狹窄,甚至無法使用。居住空間變得擁擠,可能導致家庭環境不安全或不健康。
- 情感依賴﹕囤積的物品通常與個人情感有關,可被視為安全感的來源
- 生活品質下降、社交退縮:患者的生活品質會因囤積物品而下降,例如:無法出入困難、無法招待客人、無法使用家具等。患者可能會因囤積物品而感到羞愧,進而避免社交活動。
伸延閱讀:【冒牌者症候群】你害怕被稱讚嗎?成功的恐懼者 冒牌者症候群
囤積症的成因
囤物症的成因尚未完全明瞭,但可能與以下三大因素有關:
- 遺傳:囤物症有家族遺傳的傾向
- 腦部結構:囤物症患者的腦部結構可能與正常人有所不同;嚴重的頭部意外亦可能誘發囤積症
- 心理因素:患者可能因重大壓力事件而誘發囤積症(例如離婚或喪偶等等);焦慮、抑鬱等心理因素亦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囤積行為
及早治療囤積症
視乎囤積症的嚴重情度,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治療:
- 認知行為療法 (CBT):幫助患者改變負面思維模式,並學習如何處理囤積問題的技巧。
- 藥物治療:使用抗焦慮藥物或抗抑鬱藥物來幫助患者緩解情緒症狀。
- 家庭治療:幫助患者和家人理解囤積行為,並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要預防囤積症的發生,我們要經常保持住所整潔,定期整理住所,將不需要的物品丟棄。另外我們亦要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避免衝動購物,只購買真正需要的物品。我們亦要學習處理壓力,學習健康的壓力管理技巧,例如:運動、靜觀等。最後,如果您發現自己或親人有囤積物品的傾向,請儘早尋求社工、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學家的專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