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入冬後天氣忽冷忽熱,稍不留神就會患上感冒。中醫認為感冒與外邪侵襲有關,主要可分成3個類別,可透過食用不同食物緩解病徵!
感冒的3種類型
風寒
風寒病徵為喉嚨痕、痰白、鼻塞和流鼻水。建議多吃辛溫、宣肺、化痰、止咳的食物,如:生薑、葱白、芫茜、陳皮、蒜頭、紫蘇葉等。患風寒時應避免進食生冷、寒涼與黏糯滋膩的食物,包括橙、梨和香蕉等。此外,甲穀類海鮮亦應避免食用。
伸延閱讀:【家居保暖大法】本港天氣轉涼跌穿20度!分享2招緊急家居禦寒法兼教你4招冬暖夏涼室內設計方法
風燥
風燥症狀包括喉嚨乾或痛、無痰、少痰、痰中帶有血絲、乾咳等。風燥患者應多吃養陰、潤燥、生津、止咳的食物,例如:雪耳、麥冬、蜂蜜、百合和無花果等。患者忌食辛辣、香燥、助火、傷陰的食物,如:煎炸、辛辣食物、人參和堅果等。
風熱
風熱,即喉嚨乾痛、口渴、發燒與頭痛等。患者宜多食清熱、瀉火、化痰、止咳的食物,包括羅漢果、無花果、白蘿蔔、菊花等,忌食性熱、上火、滋膩溫補食物,如:荔枝、龍眼、桃及生薑等。
伸延閱讀:【寒流襲港】冬天必學!日本節目實測三種常見圍頸巾方法!只要綁對方法可以暖全身?!
預防感冒,平日應多鍛煉身體,亦要注意均衡飲食。多休息,多飲水,保持心境開朗亦為之重要。此外,泡熱水澡令身體出汗,有助減輕初期感冒症狀。
【本文獲 am730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