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日聽到有不少演員因為太過投入演技而未能抽離角色,高燒Gofever早前邀請了身為演藝人之一的張景淳(Stanley)分享有關演員抽離角色的經歷,到底他又是否試過太過投入演技而未能抽離角色呢?面對有關情況,臨床心理學家廖嘉敏 (Carmen)又會有什麼建議,讓演員容易抽離角色呢?
演員需要一個冷靜期去維持自我狀態
張景淳(Stanley)分享,他早年在準備表演課上的年終功課時,需要表演一個京劇名伶角色,但因為自己太過投入角色,經常不自覺地出現京劇手勢,「投入咗入去,入咗魔入咗血咁。」其實,有不少演員提倡「方法演技」,例如要求演員回想自身曾經歷過較為憂傷的事情,以令自己可以更加投入於悲傷情緒。
面對有演員因為太過投入演技而未能抽離角色,臨床心理學家廖嘉敏(Carmen)表示,演員需要一個冷靜期去維持自我狀態,她建議可能演員在劇與劇之間需要給自己一個休息時間,做回一些平時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以幫助自己找回自身狀態,逐漸抽離角色。
伸延閱讀:【認識哀傷】姜濤《Dear My Friend,》獻已故摯友真摯動人!臨床心理學家教你認識哀傷
抑鬱症是甚麼?心理學家教你該如何減減壓!
Carmen指,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與其他精神病一樣,都是牽涉到我們大腦的地方出現問題。首先在情緒方面,患者容易出現低落、煩躁情緒。在思想方面,患者變得沒有記性、無法集中精神等等,至於行為方面,患者會不想面對人群、無動力做事,甚至想將自己與他人隔離。根據國際的診斷標準,需要至少連續兩星期或以上出現上述症狀,才會被診斷為抑鬱症患者。
日常減壓至關重要,Carmen表示,當大家全程投入於一件事情時,會有一種很特別的精神狀態,在心理學上叫作「心流」,如果平時讓自己進入有關狀態時,其實會令生活有種幸福的感覺,這個亦是一個方式令我們去充電,令自己可以減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