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骨質疏鬆日!骨架是支撐我們的重要結構,它提供了身體的形狀和支持,同時保護內部器官,並與肌肉協作進行運動。骨質疏鬆代表骨密度降低和骨骼結構脆弱,是危險且常見的骨骼疾病。繼續閱讀了解更多,以及有效預防的方法!
什麼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一種骨骼新陳代謝的病症,骨質一般會在35歲後會逐漸流失。患者有機會因為骨質密度減少而增加骨折的風險。骨折不但會帶來痛楚,更會引發其他併發症,同時減低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骨質疏鬆症難以察覺,因為它沒有任何病徵。一般患者感到的痛楚都是由於骨折。股骨、脊椎及前臂骨都是常見的骨折部位。
骨質疏鬆和骨折的關係
骨質疏鬆的患者若遇上輕微碰撞或跌倒,都有機會導致骨折。另外,患者的脊椎骨即使沒遇上任何碰撞也會漸漸塌陷。長期下來,患者背部會變得彎曲,形成駝背和變得矮小,甚至出現背痛的情況。
伸延閱讀:【認知障礙症】年紀大一定機器壞?認識認知障礙症 無懼變老為自己做好準備!
這樣做預防骨質疏鬆!
長者、體型瘦小、缺乏負重運動,以及有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都比較容易有骨質疏鬆問題。另外,經常飲用如咖啡、濃茶等咖啡因飲品人士也要留意!同時,骨質疏鬆也和生理因素相關。除了可以是家族遺傳、男性睪丸素過低和內分泌失調外,女性要比男士多小心注意問題!因為女生一般在停經後會停止分泌雌激,令骨質密度降低。
要有效預防骨質疏鬆,我們可以從培養均衡飲食和良好生活習慣開始。多選擇如牛奶、奶類製品、芝士、白飯魚、銀魚乾等含豐富鈣質和維生素D的食物。同時,盡量減少進食含高鹽分的食物、避免吸煙酗酒和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日常生活裡可以進行適量的負重運動。天氣好的話亦不妨可以考慮到戶外走走,讓身體透過曬太陽協助製造維生素D,以幫助吸收鈣質!
骨質疏鬆問題不容忽視!應及早關注並預防。如果已確診骨質疏鬆也無需擔心,只要改善生活習慣也是有可能減慢骨質流失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