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退休】安老服務點揀好?一文比較居家養老、私營及政府院舍優劣

身體機能老化、日常生活變得諸多不便是年老後需要面對的挑戰之一,若有子女在年老後照顧和陪伴自己當然是最好的情況,但這並非理所當然。假如親人無法長期照顧自己,便需考慮使用安老服務。在香港,目前主要有居家養老、入住私營或政府資助院舍的選擇。 它們究竟有何不同,又應如何選擇?高燒小編整理了三者優劣,幫助讀者更容易揀選最適合的安老服務。

【長者退休】安老服務點揀好?一文比較居家養老、私營及政府院舍優劣

居家養老

顧名思義,居家養老是讓長者在家中安老,最大好處是可以在熟悉的環境安享晚年,比較適合有基本自理能力,可處理日常生活瑣事的長者。如果身患長期疾病或活動能力受限,則可考慮聘請外傭、私家看護或使用上門護理服務。

一般而言,醫療護理中介公司通常會透過配對的方式轉介私家看護和上門護理員。費用隨專業資格及服務項目劃分,持有香港護士管理局執業證明書的註冊護士收費較高,每小時收費$300元起,可提供專業護理、藥物注射及服用、 抽血、透析支援、護理評估等服務,適合需要專人護理和全面病人評估的家庭。

登記護士收費稍低,每小時收費港幣250元起,雖然不能進行護理評估,但同樣可提供專業護理,適合需要癌症、認知障礙症、中風、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專科護理的家庭。而在社會福利署安老院牌照事務處註冊的保健員每小時收費由港幣100元起,可提供基本護理、日常生活協助和陪診服務,適合需要基本居家護理和個人護理支援的家庭。

【長者退休】安老服務點揀好?一文比較居家養老、私營及政府院舍優劣

政府資助院舍 vs. 私營院舍

對於無法自理生活的長者,則可選擇私營或政府的安老院。院友可獲得專人照顧,同時也能與其他老友記一同生活,相比居家養老會有多一點陪伴和互動。不過,即使長者入住院舍,家人仍需盡責任陪伴和照顧父母。

目前本港有近100間獲得社署津助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可提供膳食等照顧服務、安排復康運動和社交活動,費用平均每日費用只需港幣41.5元。但由於安老院資源短缺,有意入住的長者需通過醫務社工的「安老服務統一評估」,再輪候1至2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入住。目前7.5萬個宿位之中,只有約3萬宿位是政府津助的,因此拿取入住資格困難。

另一方面,現時自負盈虧的日間私營院舍在香港有逾10間,亦有約20間中心是專為認知障礙症人士而設,價錢方面各有不同,例如賽馬會耆智園的月費由港幣38,000至59,850元不等,視乎房型而定。與公營院舍相比,私營院舍的收費、環境及服務質素差異大,整體服務可能參差不齊,而且收費也較昂貴。因此,建議選擇入住時應充分做詳細的資料搜集和並實地參觀環境。

選擇安老服務時該考慮甚麼?獨居長者個案分享

以70歲的陳婆婆為案例,她在十多年前便患有二型糖尿病後,隨着疾病持續時間的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感應和自我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已進一步倒退,無法維持理想的血糖水平。近半年病情亦開始不受控制,口服藥物劑量已調整至很高的水平,於是醫生建議她開始每天注射胰島素治療,並且增加覆診次數,由半年一次改為每月一次。醫生也建議陳婆婆要更加嚴格控制飲食、定期運動以控制體重、按時服藥和自我監察血糖水平。

陳婆婆的子女長期海外工作,多年來一直獨立生活,在進食、沐浴、穿衣、如廁等方面大部分能自理,如今每天早上都要打針,令她開始考慮是不是時候需要他人的照顧。如果聘請外傭,按每月最低工資港幣4,990元,加上其他額外雜費(包括日常交通費、中介費、保險、離職後的回鄉費等),預計每月需要約港幣6,500元。她亦需要專人每日上門打針,按每次專科護理收費港幣300元計算,每月便需付大約港幣9,000元,總計每月至少需要支出港幣16,500元於安老照顧服務上。

與家人商議後,陳婆婆希望在經濟狀況許可下盡量維持現有生活質素,所以居家養老會是較理想的選擇,決定聘請同時外傭和私家看護同時提供照顧。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及早規劃能減輕自己和家人的負擔和擔憂。幸好,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和安老所需的龐大費用,陳婆婆在退休前已經有所準備。她把25萬美元的退休儲蓄投保於終身年金計劃;透過每月由年金派發的1,100美元保證收入,支援日常生活所需,並於長期護理方面做到未雨綢繆。即使日後陳婆婆未來不幸去世,所投資年金亦可遺愛傳承,助後人減輕財務壓力。

及早規劃老年生活退休 以年金完善財務準備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香港共有147,091戶雙老家庭,獨居長者更高達188,569戶,佔全港總人口約20%,由此可見本港的安老服務需求龐大,隨著人口老化,需求將持續增加。與此同時,安老相關費用會隨通脹不斷上升,加上這是長期的經常開支,有必要提前做好安老規劃。

為了減少煩惱,不少退休人士會選擇投資終身年金,一次解決理財、健康醫療及安老方面的需要。只需一次性繳付保費,保單主權人就可得到終身及保證的每月現金流。另外,亦可以在保單生效後最快1個月後開始獲得保證每月年金,並終身享有穩定收入以應對安老費用。

保單主權人也可以選擇將保證每月年金款項存入理財戶口內增長,每日以非保證指定年利率累積滾存抗通脹。或可因應需要,一筆過或定期提取資金,例如用於聘請外傭或其他長遠支出。

退休後除了會考慮留港養老,也有人可能會考慮到海外休養。市面上部分終身年金特設海外理財;即使居於海外,保單主權人都可以透過手機管理保單,更可每年享有一次豁免相關匯款銀行費用。

某些年金計劃亦會提供安老相關的醫療支援,萬一長者確診如癌症、心臟病、中風和亞爾茲默氏病等危疾,可向年金索償最多五次當時終期紅利現金價值的50%,在投保人在最需要的時候提供重要的財務支援。

最後,市面上某些年金產品還會為退休人士想多一步;若受保人不幸身故,受益人可獲身故保障。投保人可彈性地調配財富,受益人將獲得身故保障。投保人亦可因應受益人需要及人生階段,靈活規劃財富分配,為摯愛提供長遠保障。

總括而言,在選擇合適的安老服務時,可以先考慮長者的自理能力和家人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若長者還有能力保持個人衞生,同時可以處理簡單清潔、烹飪、購物等家居工作和家務,可考慮聘請外傭、看護,實行居家安老;相反,生活能力較低,且沒有家人照顧,則可考慮入住養老院。無論選擇哪一種方案,都應預先評估開支,並及早運用如終身年金等工具,為財務、醫療及安老支援做好全盤準備。

【長者退休】安老服務點揀好?一文比較居家養老、私營及政府院舍優劣

#高燒生活 #老人健康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
WhatsApp
Email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