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世界糖尿病日 告訴你糖尿病的成因和預防方法

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國際糖尿病聯合會及世界衞生組織於1991年首次舉行「世界糖尿病日」,以應對糖尿病對公眾健康日漸增加的威脅。在香港,糖尿病是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本港的糖尿病患者約有七十多萬人。據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香港糖尿病患者會在2030年激增至九十二萬人!糖尿病的成因究竟是什麼?怎麼做才能避免患病?繼續閱讀了解更多!

糖尿病原因

糖尿病的成因有多種,而主要原因包括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抗阻和胰島素分泌不足與抗阻的交互作用。

一,胰島素分泌不足

胰島素分泌不足是當胰臟β細胞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並多見於一型糖尿病。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影響血糖進入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細胞進行代謝的效果;導致血糖過高,形成糖尿病。一型糖尿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免疫系統會攻擊胰臟β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功能喪失。而二型糖尿病患者若出現胰島素分泌不足情況,一般病齡會較長,原因是因β細胞功能逐漸衰退、削弱了胰臟功能。同時,某些藥物(如類固醇)和疾病(如胰腺炎)都可能會損害胰臟,影響胰島素分泌。嚴重情況更可能會令患者引發酮酸中毒症,是糖尿病併發症中的急性危險狀況。

二,胰島素抗阻

胰島素抗阻是指肝臟、肌肉和脂肪組織等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作用產生抗拒,導致胰島素無法正常發揮功能。胰島素抗阻常見於二型糖尿病,並和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當中包括,高糖、高脂肪飲食的不健康飲食和肥胖。特別有腹部脂肪堆積問題人士,胰島素訊號傳導會被干擾。另外,現代人生活經常久坐不動;這樣的生活方式會降低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並進一步加劇抗阻。

其他導致胰島素抗阻因素包括,年齡增長令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疾病如多囊卵巢綜合症或甲狀腺疾病、長期使用如抗精神病等藥物,和妊娠荷爾蒙變化等。當胰島素抗阻發生會令血糖升高並由尿液排出,形成糖尿病、加劇糖尿病的風險。

伸延閱讀:【糖尿病】點出現代人飲食習慣常犯的錯!避免「五大吃法」降低糖尿病風險

三,胰島素分泌不足與抗阻的交互作用

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島素抗阻是有可能同時存在在某些糖尿病患者中的。狀況會導致患者更複雜的代謝紊亂,影響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正常代謝,進一步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如何預防糖尿病?

大部份糖尿病患者確診時都沒有明顯徵狀,甚至可能到併發症出現後才察覺患病。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包括糖尿腳。糖尿腳主要由神經損傷及血管問題所致,患者會出現傷口難癒合、潰瘍、感染,甚至組織壞死的情況。嚴重糖尿病甚至會增加死亡風險!在香港,平均約每七秒便有一人死於糖尿病。要預防糖尿病,我們可以這樣做:

  1. 定期檢查血糖及HbA1c,確保血糖水平穩定。
  2. 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取並保持均衡健康的飲食習慣。
  3. 培養運動習慣以提升血液循環及整體健康。
  4. 避免吸煙,幫助降低血管損傷風險。

正視糖尿病,控制得宜,可有效減低糖尿病併發症發生。尤其高危人士更需要定期檢查血糖,及早預防和治療。

#高燒生活 #疾病病症 #吃出健康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
WhatsApp
Email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