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發生了一宗五歲女童因浸溫泉和游泳時被「食腦蟲」感染而昏迷死亡的案件。據醫生指,「食腦蟲」可透過受污染的水進入人體鼻孔而導致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PAM),並奪取患者生命。究竟什麼是「食腦蟲」?應如何避免這種可怕的生物入侵?繼續閱讀了解更多。
什麼是「食腦蟲」?
「食腦蟲」的學名是福氏內格里原蟲,又有食腦菌、食腦變形蟲等等的稱號。它屬於異葉足綱的內格里原蟲(納氏蟲屬),一但透過污水進入人體就會攻擊患者的大腦並造成致命的感染和炎症。這種炎症又稱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 (PAM),最終會導致患者腦組織被「吞噬」和死亡。耐格里阿米巴原蟲是透過細胞分裂繁殖的,並只會在條件合適時才會進化成進食形式。「食腦蟲」的大小從8到15微米不等,會根據生命階段影響其棲息地。
「食腦蟲」一般會在那裡出沒?
污水是「食腦蟲」最出現的地方,它們生命力還強,可以在115華氏度的溫水中生存而不會死亡。而溫暖的池塘、湖泊和岩層、暖流的河流(特別是低水位的河流)、如溫泉的地熱水源和未經處理的水療中心和游泳池,都是「食腦蟲」的溫床地。在夏天,特別是大家最愛的兒童戲水區和水上樂園就要更加小心感染「食腦蟲」。
伸延閱讀:【聽力】英國研究: 六成Gen Z因音樂太大致聽損 日常該如何保護聽力?
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PAM)的病徵
一旦「食腦蟲」進入人體就會開始襲擊大腦。一般「食腦蟲」透過鼻子進入人體,所以感染潛水、滑水和其他水上運動等都是患上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的高風險活動。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沒有特定症狀,患者有機會感到噁心和嘔吐、食慾不振、發熱、癲癇發作、昏迷,甚至會出現幻覺、眼瞼下垂、視力模糊和味覺喪失等情況。不過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並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可以治療嗎?
一般難以察覺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的感染。但若醫生有懷疑,一般會對患者進行實驗室測試,抽取患者的腦脊液、活組織檢查或組織等樣本進行化驗。萬一化驗結果陽性,目前兩性黴素B治療是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 (PAM)的首選治療方法。另外,醫生也會將患者身體冷卻至低於正常溫度以治療腦腫脹。
如何預防「食腦蟲」入侵?
「食腦蟲」的致死率可高達98%,要預防入侵,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避免使用自來水清洗鼻孔,或用於洗鼻壺和任何其他清潔鼻腔的設備。
二,在海拔6,500英尺以上的地區用水前,請先煮沸三分鐘消毒。
三,如果在浸泡在溫暖的淡水後出現發燒或頭痛,請立即就醫。
四,避免在不乾淨的水裡進行活動
五,建議佩戴鼻塞進行水上活動
六,日常中,建議使用蒸餾水或過濾過水;若需要用自來水,建議先煮沸一分鐘並冷卻後再使用。
「食腦蟲」入侵後果可造成死亡。若曾接觸未經處理的溫水,並感到不適,請立即尋求醫療協助以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