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吞嚥困難】吞嚥有障礙=吞嚥困難?一文了解吞嚥困難定義、原因及症狀

吞嚥困難知多少!進食是人的本能,但有不少長者在吞嚥過程中出現障礙及困難,令食物未能有效由口腔進入到胃部等消化系統內,形成所謂的「吞嚥困難」。吞嚥困難會影響營養及水分吸收,嚴重更有機會令患者哽塞窒息而死亡。Gofever高燒編輯團隊以下為大家整理了吞嚥困難的定義、吞嚥困難成因、症狀,以及健康進食貼士。

甚麼是吞嚥困難?立即了解吞嚥困難定義

根據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資料,人體正常的吞嚥過程包括了以下4個階段:

吞嚥階段過程
口腔準備期食物由口中進入,經過唇、舌、齒、頰、顎等部位的協調動作及咀嚼將食物磨成食糰。
口腔期舌頭將食糰向後推送至喉嚨。
咽喉期食糰在喉嚨引起吞嚥反射,會厭遮蓋往上升的氣管,將氣管關閉,令食物移動至食道入口,以防止它們進入氣管。
食道期食糰通過食道蠕動至胃部。上述4個吞嚥階段合共只需要花約10秒時間已可完成。

吞嚥困難原因

至於甚麼是吞嚥困難?當人體在進食時,食物由口腔轉送到胃部的過程中出現困難,令口腔及咽喉肌肉出現不協調,令進食時食物出現咀嚼困難、未能如常吞嚥,或是容易嗆到,便患上醫學上所指的吞嚥困難,有關情況可以是因為身體機能或構造上、或心理原因所導致。其中,中風、頭部損傷、柏金遜症、肌肉萎縮、神經肌肉障礙、年齡老化等情況都有機會導致吞嚥困難問題。

  • 身體機能問題:部分吞嚥困難患者因為神經損傷,或腦部及神經系統疾病影響,令其吞嚥動作無法正常執行,較常見的疾病包括巴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
  • 食道構造改變:頭及頸手術或放射治療後會影響到部分患者的食道肌肉功能,或有患者先天性食道較狹窄,亦會引起吞嚥困難。部分人出現吞嚥困難或是屬早期癌症警訊。
  • 心理原因:部分患者因心理原因,對特定食物有排斥或者無法產生食欲,也會引起吞嚥困難情況。

吞嚥困難症狀

根據衞生署網頁,以下是常見的吞嚥困難症狀,如果任何人士出現以下症狀,建議可盡快求醫作進一步檢查,以確認問題及早治療:

  • 吞嚥前後出現咳嗽
  • 須重複吞嚥動作數次才能吞下食物
  • 半夜常因咳嗽而醒過來
  • 吞嚥食物仍殘留於口腔內引發口氣問題
  • 口部肌肉控制減弱引致持續流口水情況
  • 進食時食物好像卡在食道「不上不落」
  • 重複性肺炎
  • 體重下降及出現脫水情況
  • 進食後說話聲線變得混濁不清

吞嚥困難可引起的併發症

吞嚥困難可以引起一系列併發症,包括是因為營養不良引致體重下降、脫水,吞嚥困難更有機會引起嗆到,如食物或液體誤進入呼吸道,會導致患者出現呼吸道阻塞及和慢性肺疾病,嚴重有機會做成窒息致命問題。除了身體上的併發症外,吞嚥困難亦會引起心理上的影響,患者因為不能享受吃喝樂趣令生活質素降低。

吞嚥困難日常護理貼士:進食注意事項

對於吞嚥困難患者來說,可以透過調校食物稠度、份量及進食姿勢,以彌補咀嚼及吞嚥功能的不足問題。首先,在調校食物稠度方面,應選擇適合吞嚥困難患者口部功能的食物質地,包括切碎 、攪爛或磨碎的食物、糊狀食物、糊狀的流質食物,令吞嚥困難患者無需要太多咀嚼或不用咀嚼都可以進食。不過須注意,長期進食糊狀流質食物可引致營養不足問題,故需要先諮詢營養師意見,或需要附加營養均衡的營養飲品。

除了調校食物稠度,吞嚥困難患者亦可以跟從以下的安全進食貼士,包括保持良好的進食姿勢,維持坐姿正確,千萬不要躺著進食,亦切忌將頭仰後。餵飼者在餵飼患者時最好與患者保持同一高度,以方便觀察患者的吞嚥進度,每次餵飼時應盡量以一茶匙為準,並等候患者完全吞嚥後才繼續餵飼下一茶匙,切忌過於心急。

另外,吞嚥困難患者每次進食後要立即清潔口腔,以確保口腔內沒有殘留食物。餵飼後應讓患者坐正最少一小時,避免食物逆流到喉嚨上。最後,吞嚥困難患者可以藉強化口部肌肉運動,提高咀嚼能力,有關練習可以向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或其他相關醫護人員查詢。

#高燒生活 #老人健康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
WhatsApp
Email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