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狗雖然可愛,但互動時還需保持警覺。萬一動物失控,不小心咬傷你知道怎麼處理嗎?需要立即去醫院?還是在家自行消毒、黏個藥水膠布就可以?繼續閱讀,讓急症科醫生告訴你正確處理方法!
養寵物前先了解…
養寵物是一輩子的承諾。對寵物來說,你就是牠的全世界;所以決定養寵物前請先三思。除了需考慮自己是否有能力、信心和責任做好照顧的角色外,也要和同住人達成共識。另外,根據本港法例,凡飼養五個月大或以上的狗隻,狗主必須申領牌照。你可以為狗隻申請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或植入微型晶片時一併申領,或到任何一間漁護署轄下的動物管理中心及發牌中心領取牌照。也有的註冊的私人獸醫診所或愛護動物協會有代申請服務。
疫苗對寵物多重要?
動物也會像人類一樣生病。建議要幫你的貓狗疫苗注射、建立杜蟲計劃、抗寄生蟲治療及配備預防性藥物。另外,也建議定期帶寵物到獸醫診所進行健康檢查至少一次以確牠們的健康。部分疾病如狂犬症,有機會透過被受感染動物咬傷、抓傷或唾液入侵人體傳播人類。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通病。人類一但感染,病毒就會沿神經傳播到脊髓和腦部並引起發炎。病毒一般潛伏期是 2 至 3 個月,但亦有可能是 1 星期以內至超過 1 年。患者初期病徵和流感相似,而傷口附近可能會感到麻痺或刺痛。感染後幾天患者會出現焦慮、神志不清、咽喉肌肉痙攣、癱瘓、昏迷,繼而死亡。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高達99%的人類狂犬病是經受感染的狗隻傳播導致。然而目前醫學上仍未有針對狂犬病的治療方法,故為保護自己和寵物安全,建議為動物注射疫苗。
寵物注射疫苗須知
根據香港法例,狗主需在狗隻5個月大時安排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其後每3年再為狗隻安排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一次。一般初次接種狗隻需注射2或3次疫苗為完整療程,每次相隔2至4星期。主人可以在幼犬6至8週大時開始安排接種。初次接種療程完成後,狗隻就需定期接種加強劑。由於每隻狗隻體質不同,狗主應查詢獸醫意見、商討最佳防疫注射時間。
伸延閱讀:【失智症】寵物有助降低患失智症風險? 日本研究證實養狗的效果比貓有效!?
除了狗隻需注射疫苗,也建議貓主為貓兒注射包括貓瘟(貓傳染性腸炎),貓病毒性鼻氣管炎(貓皰疹病毒)及貓卡里西病毒等常見疾病的疫苗。如果你的貓兒經常外出亦應為牠注射貓白血病疫苗及狂犬病疫苗。
萬一被動物咬傷該怎麼辦?
狂犬病是本港常見的人畜共通病之一,患者一旦確診就有機會死亡。狂犬病可透過被感染動物的唾液入侵身體或抓傷傳播。萬一被貓狗抓或咬傷,我們必須謹慎處理。一般傷口如果受感染,發炎徵狀會在被咬後大約12到24小時後出現。下面為急診科醫生給予讀者處理傷口的正確方法:
一,盡快徹底清理傷口
二,立即求診;讓醫生評估是否屬於高風險感染,考慮需否進行接觸後預防療法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三,因動物口水含有細菌,急症醫生一般會處方抗生素,以防止傷口受到細菌感染
建議高風險接觸受感染動物或狂犬病活病毒人士及早接種預防疫苗。另外,若有到訪高風險地區或有長期逗留打算人士亦建議接種。日常生活中,我們應避免接觸和餵食不明來歷的動物。國外曾有研究顯示,單克隆抗體對於預防狂犬病安全有效;而暫時最具成本效益的預防狂犬病策略是大規模的狗隻疫苗接種。作為負責任的主人要記得替其狗隻領取牌照及接種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