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轉季濕疹又發作?認識濕疹種類、成因及醫療方法

濕疹又有異位性皮膚炎之稱,是本港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可令患者飽受身心影響—香港醫護聯盟轄下的濕疹關注組的一個研究曾發現,44%濕疹患者曾因病情困擾而產生輕生念頭!究竟什麼是濕疹?影響程度可以有多嚴重?有方法治療嗎?下文將就問題進行解答。

甚麼是濕疹?

濕疹可以出現在何年齡層,尤其以嬰幼兒最容易受影響到。根據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指,濕疹的臨床病徵特點包括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多呈對稱分佈、痕癢等。疾病可局部反覆發作,甚至遍布全身。

濕疹一般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急性皮疹會引起劇烈瘙癢以及灼熱的感覺,皮損會從瀰漫性潮紅變成丘疹、水疱、糜爛、滲液、結痂等沒明顯邊界的徵狀並多為濕潤糜爛,伴隨明顯炎症;一般可在頭、面和四肢,甚至全身急劇發作。中醫角度認為,急性患者是因濕熱引起。

第二類的亞急性濕疹介乎於急性及慢性濕疹,中醫認為病因多與脾虛濕戀相關;而西醫則認為是因不妥當或延誤治療引發。患者主要會出現包括丘疹、鱗屑、結痂,有時亦會有少量水皰和輕度糜爛等徵狀。

最後,第三類的慢性濕疹的主要皮損特徵則為粗糙肥厚並呈苔蘚樣,皮膚會呈褐或褐紅色且伴鱗屑、抓痕、色素沉等症狀。

濕疹成因

濕疹的成因多種而且複雜,可因外在及內在因素導致,包括被如化學藥品、海鮮和陽光等外界過敏原引發,或腸臟寄生蟲、體內病灶等內在原因誘發濕疹發作。部分患者亦可能受遺傳、免疫系統異常、皮膚屏障功能失調和情緒壓力、焦慮等困擾而誘發病情。

在香港,潮濕天氣更是濕疹患者的天敵。若天氣過度寒冷或極度乾燥、潮濕都有機會刺激患者,引發甚至加劇病情。對濕疹患者而言,過度激烈的運動或運動後未及時清潔皮膚亦是誘發或加重濕疹的原因之一。

濕疹能痊癒嗎?

雖然目前還沒有可以完全治療好濕疹的方法,但是患者可以從日常生活小習慣改變,舒緩濕疹帶來的不適。例如在洗澡時,應避免過熱的水溫和長時間浸泡,避免肥皂、含香料的沐浴露洗澡,也不要用毛巾或海綿大力磨擦皮膚。患者亦應使用較滋潤的皮膚的清潔用品,並勤於滋潤皮膚、避免觸碰患處,才能有效舒緩不適。

衣物選材方面,應選擇吸汗、通爽的材質,以棉質為佳。若有需要進行戶外活動就要記得盡量避免被陽光猛烈曝曬,並且在出汗後盡快洗澡或用濕毛巾抹汗。

由於濕疹患者皮膚比較敏感,家居環境需要經常保持清潔、避免塵埃,亦要盡量避免用地氈、絨沙發和絨毛玩具等物件,以及避免飼養容易掉毛的寵物。

濕疹藥物最貴高達上萬元

部分嚴重濕疹患者需接受長期治療,以緩和疾病帶來的不適及因皮膚破損而導致的嚴重感染。一般醫生會處方抗生素、類固醇等藥物予患者,但療效未必足以應付嚴重濕疹;相比之下,外用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更能有效改善發炎及痕癢症狀,但收費較貴,每針費用為港幣7500至10000元,而且需大約每兩星期要注射一次。曾有新聞報導指,有患者要用每月六成收入支付藥費。

不少疾病都有機會如濕疹一樣出現病情反覆、難斷尾的情況,想為健康添一份保障,同時減輕醫療開支帶來的財政負擔,便要及早為自己和家人揀選一份切合需要的醫療保障。

自願醫保可以為未知的「投保前已有病症」提供全面保障,終身保障限額和每年保障限額分別高達港元 4千萬和港元 1千萬,而且保證終身續保,即使不幸患病需要持續接受醫療,亦能獲得全數的醫療費用賠償,更可免卻輪候公立醫院服務的時間,及早接受高質素的私家醫療服務,減低病情惡化風險。部分計劃的保障範圍更涵蓋全亞洲,即使到內地就醫亦可獲賠償。

最後,投保自願醫保計劃更可獲申請稅務扣除,每個課稅年度的扣稅額為8,000港元,而且可申請稅務扣除的保單數量及受保人人數均不設上限。只要在3月31日前投保,即可在24/25稅務年度獲得稅務減免,立即挑選適合你的自願醫保計劃吧!

【濕疹】轉季濕疹又發作?認識濕疹種類、成因及醫療方法

#高燒生活 #疾病病症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
WhatsApp
Email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