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積水是常見的老人病,但原來肺積水並非真的指肺臟內有積水,肺積水醫學名稱為「胸腔積液」,當人體出現病變時如長期病患或癌症患者,他們的胸腔液體形成與吸收容易失去平衡,導致積液容量超出正常水平,積液會擠壓肺部,最終形成肺積水。Gofever高燒編輯整理了肺積水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等資料供大家參考。
伸延閱讀:【吞嚥困難】吞嚥有障礙=吞嚥困難?一文了解吞嚥困難定義、原因及症狀
肺積水成因!正確醫學名稱為胸腔積液
肺積水的正確醫學名稱是「胸腔積液」,是指患者胸腔之間異常地累積了超出正常水平的液體。正常來說,人體的胸腔之間會有不多於12毫升的液體,目的是在我們呼吸時提供潤滑作用,避免肺臟與胸壁因過度摩擦而受損。不過,當人體出現病變時,導致胸腔積液容量超出正常水平,積液便會擠壓肺部,最終形成肺積水。
伸延閱讀:【血壓標準】本港近半長者有高血壓?正常血壓應為多少?即睇高血壓成因、症狀及及預防方法
漏出性肺積水 VS 滲出性肺積水
根據香港哮喘會資料,肺積水主要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漏出性肺積水」,大多由心、肝、腎等疾病包括心臟衰竭、肝硬化及腎衰竭等引起,由於患者血管及淋巴壓力升高、或血管內蛋白含量低,導致液體洩漏到肺膜。至於第二類是「滲出性肺積水」,主要是與感染性疾病或癌症有關,包括肺炎、腎臟疾病等引起,由於體內發炎導致患者肋膜腔製造出相較平時更多的液體,最終形成肺積水。
伸延閱讀:【樂悠咭】樂悠咭將取代長者八達通!65歲或以上長者6月可起申請!一文睇分階段申請日期及步驟
肺積水常見症狀!老人家患肺積水後果可大可小?
至於肺積水常見症狀,包括呼吸急促、膿痰、胸部疼痛、咳嗽、發燒等,部分患者更會出現血痰及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嚴重的肺積水更有機會引致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其實,任何年紀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肺積水,但當中以長者及長期病患人士較為高危,如上述提及,患有肺炎、癌症及心臟衰竭等疾病人士有較高機會出現肺積水,所以一旦懷疑家中長者或長期病患出現持續上述症狀,應盡快前往求診,避免延誤治療。
肺積水治療方法
最後,有關肺積水的治療方法,如患者積液量並不是太多,醫生或可透過胸腔鏡手術抽取積液,但如果患者病情較嚴重,或有需要進行胸腔引流手術,醫生會將胸腔引流管透過胸壁插入患者胸腔適當的位置,將積液引流至體外。另外,醫生亦會根據患者引發肺積水的成因,配合相應治療,如患者肺積水由肺炎導致,醫生需要處方抗生素藥物作治療的一部分;如患者肺積水是由肺癌引起,同時需要接受癌症治療;如患者肺積水是由腎衰竭引起,可能需要服用抗腎衰竭藥物或接受洗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