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Melanoma)是皮膚癌中最具侵略性的類型之一,源自皮膚內負責製造色素的黑色素細胞。雖然黑色素瘤的病例相對較少,但它的生長與擴散速度極快,若未能及時發現,可能迅速影響淋巴及其他器官,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早期診斷和治療可大幅提高治癒率,因此學懂辨識黑點或痣的異常變化,是守護皮膚健康的重要步驟。
黑色素瘤可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
黑色素瘤可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並不限於臉部或手臂等經常曝曬的區域。手掌、腳底、指甲下、甚至口腔或眼部黏膜等位置,都可能出現惡性變化。部分黑色素瘤源自原本已有的痣,但亦有不少病例是在原本正常的皮膚上新生,因此自我觀察顯得格外重要。
簡單幾步辨識黑點變化
臨床上常用「ABCDE五步檢查法」協助大眾辨識可疑黑點變化:
A 代表不對稱(Asymmetry)——若痣的一半與另一半形狀明顯不同
B 代表邊界(Border)——邊緣不整齊或出現鋸齒狀
C 代表顏色(Color)——出現顏色不均、帶有黑、棕、紅或藍等混色
D 代表直徑(Diameter)——痣的直徑超過約6毫米
E 代表演變(Evolving)——在短時間內出現變大、變厚、出血或痕癢等變化。
此外,若身上某顆痣明顯與其他痣不同、特別突兀,也可能是潛在警訊。
伸延閱讀:【呋喃香豆素】選購防曬需留意!台灣食藥署:使用含「呋喃香豆素」產品恐致皮膚癌
留意黑點變化 把握治療機會
早期黑色素瘤的外觀變化有時非常輕微,可能只是顏色略深或邊緣模糊,但若長時間持續變化,應盡早求醫。醫生會先進行臨床檢查,必要時會安排皮膚鏡觀察或活組織檢查,以確認病變的性質。
黑色素瘤的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取決於黑色素瘤的分期及擴散程度。若能在早期發現,手術切除通常可達良好治療效果;若癌細胞已擴散,則可能需配合免疫治療、靶向治療或化學治療等綜合方案。近年研究指出,免疫療法能有效提升中晚期患者的存活率,但早期發現仍是最關鍵的防線。
醫生:定期檢查皮膚是預防關鍵
定期檢查皮膚是預防與早期發現的核心。特別是皮膚顏色較淺、容易曬傷、身上有大量痣或有家族病史的人士,更應養成每月自我觀察的習慣。建議使用鏡子檢查全身,包括頭皮、背部、腳底及其他平日難以觀察的位置。一旦發現新生或異常的黑點,應盡快向醫生查詢,避免延誤診斷。透過持續自我檢查與專業評估,大部分黑色素瘤都能在初期被發現並有效治療,讓皮膚健康得到長遠保障。
養成防曬習慣 遠離皮膚癌
雖然並非所有皮膚癌都能完全預防,但良好的防曬習慣能顯著降低風險。建議避免於紫外線最強的時段(通常為上午11時至下午3時)長時間曝曬,外出時應使用具備PA++++ 或SPF 30或以上、同時具有UVA防護的防曬霜,並每兩小時重新塗抹一次,特別是在游泳或大量出汗後。穿著長袖衣物、寬邊帽及太陽眼鏡,有助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直接損害。此外,應避免使用人工日光浴設備(tanning beds),因為其發出的紫外線會損害皮膚細胞DNA,增加癌變風險。定期檢查皮膚亦十分重要,應留意任何新出現或異常的斑點、痣或顏色變化,若有疑慮,應盡早諮詢醫生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