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失眠症?
失眠症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一般患者會在晚間難以入睡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入睡。有的患者也會出現夜間經常醒來,並且難以再次入睡的情況。另外,過早醒來並無法再入睡亦是失眠症的另一症狀。很多人以為能夠入睡就不屬於失眠,但若睡眠質量不佳,醒來後仍感到疲倦或無法恢復精力也是病症的特徵之一。
失眠症的影響
睡覺是我們恢復體力的方法,若患者受失眠症影響,可能會導致白天的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或其他功能障礙。青山醫院臨床心理學家張嬋玲指,失眠症症狀若每周出現至少3次並維持3個月以上,就需正視問題。長期失眠會影響身心健康,甚至增加患上抑鬱症的風險。
伸延閱讀:【失眠】數綿羊、做運動可以KO失眠?拆解睡眠迷思兼了解失眠成因及治療方法
失眠的原因
導致失眠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心理因素包括焦慮、抑鬱或壓力等,而生理如慢性疾病、疼痛或荷爾蒙變化等也會導致失眠。除內在因素,外在生活習慣如不規律的作息、過度飲用咖啡因或酒精、缺乏運動等也會令你不能好好入睡。
失眠症能被治好嗎?
失眠症是可以被治療的,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和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安眠藥或其他藥物。不過心理學家張嬋玲強調藥物不能根治問題。她認為培養有助睡眠的生活習慣並改變有關睡眠的思想謬誤才是真正的治療方法。她表示,患者可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學識如何調節睡眠時間,包括無法入睡超過30分鐘便離開睡床或睡房,亦不再在床上用手提電話。張嬋玲舉例,青山醫院大約兩年半前成立治療小組的患者透過培養患者健康的睡眠習慣,成功令參加者的失眠嚴重程度指數平均值顯著下降,由中度失眠的17.4降至10.49的少許失眠症狀。也有患有抑鬱症的小組參加者表示,自己以往失眠情況嚴重至需求醫並服用安眠藥,但經過治療小組的幫助後如今已毋須再服藥亦能入睡。
失眠症是一種影響生活品質的睡眠障礙,若有持續性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