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教室】白露降臨 中醫分享深秋「降燥」方法

進入白露後,由初秋開始轉入深秋,秋天的主氣為「燥」,天氣變得更加的乾燥,燥邪傷人,肺是嬌嫩的臟腑,尤其容易被燥邪所傷,出現一系列的秋燥症狀,如口乾、唇乾舌燥、大便乾結,肺主皮毛,亦會令皮膚乾裂等。嚴重者會出現乾咳痰少,鼻乾、流鼻血或咳血等。

中醫建議白露飲食

白露主氣為「燥」,建議多食百合、芝麻、蜂蜜、蓮藕、杏仁、大棗等滋陰益氣、生津潤燥食物。

白露溫差較大 小心著涼

諺語有曰「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露期間除了天氣變得乾燥,氣溫仍然會逐漸下降,早晚氣溫溫差明顯,這段期間流感屬高峰期,建議大家白露後,不要露出過多肌膚,也要「洋蔥式穿衣」,層層疊疊添衣了。早晚外出時,大家記得在短袖衫外,加添薄外套或頸巾,避免着涼。

伸延閱讀:【二十四節氣教室】處暑即夏天暑熱正式終止? 中醫分享處暑養生之道

醫師推介白露養生湯水

百合清潤湯

功效:健脾益氣 潤肺養陰 止咳
材料:鮮淮山一支/ 蓮子10g/ 百合乾15g/ 新鮮百合2個/ 南北杏10g/ 雪耳一個/ 瘦肉300g

做法:
一,先將瘦肉洗乾淨,切件氽水備用。
二,戴上手套,把新鮮淮山洗乾淨後,去皮切塊備用。
三,把其餘所有材料洗乾淨。
四,準備白碗水煲滾後,加入以上所有材料,水滾後轉小火,煲大概1小時後即可飲用。

#中醫#何慧欣醫師#高燒生活#吃出健康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
WhatsApp
Email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