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運動需量力而為!急症科醫生告訴你一切運動安全須知!

運動不但可以助你維持體態,更可以幫你保持身心健康,但是運動時還需要量力而為。日常運動中可以怎麼做預防受傷?運動前應注意什麼?急症科醫生告訴你一切運動安全須知!

運動的好處

根據政府2021年統計報告,逾半市民的體能活動量仍然不足,有53.8%成年人未達世衞要求每星期累積至少150分鐘中等或以上強度之體能活動的指標,而66.3%兒童和50.7%青少年沒有達到世衞建議、每星期平均每天進行60分鐘或以上中度至高強度的體能活動的水平。 世界衛生組織(WHO)亦表示,長期缺乏運動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癌症和焦慮抑鬱等風險。建立運動習慣不但可以減少以上疾病機會,也可以改善睡眠,同時有助控制體重、強健骨骼、肌肉和關節。多運動更可幫助長者保持肌肉力量和柔軟度,活動自如而不致跌倒,長遠改善長者生活質素。

這類人運動前需特別留意!

若你是運動新手,平日沒有運動習慣並且是四十五歲以上的男士或五十五歲以上的女士;建議運動前先接受身體檢查。由於年紀增長,血壓隨年紀上升,加上如果飲食習慣不良、吸煙,都有較大機會患上心臟病而不自知。在一般休息狀態下心臟耗氧量會較低,故不會感到不適。不過當開始運動時,心臟耗氧量提高;狹窄的冠狀動脈不能提供足夠氧氣予心臟肌肉,引致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另外,除了以上有隱性心臟病人士,^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有食煙習慣的人,也建議在開始運動前先做身體檢查。

伸延閱讀:【健康指標】體重、BMI已過時!你認識VO2 Max最新健康指標嗎?

心肺功能正常=可以做劇烈運動?

根據香港衛生署的定義,劇烈運動是指需要大量能量並使心率顯著上升的運動。快速跑步、高強度間歇訓練、激烈的球類運動和連續不停游泳等都可以是劇烈運動。劇烈運動通常使人無法輕鬆交談、對身體的挑戰較大,故較適合有一定運動基礎的人進行。但是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結構和心肺強度不同,別人輕鬆緩跑一小時對從不運動的人來說也有可能是太劇烈。運動是否劇烈不應從時間或速度來判斷,應跟自己現有的身體狀況比較。若你的心肺功能正常,但是運動中喘氣的程度令你不能說話就代表是運動過劇了。若你運動時仍可以和別人簡短交談就代表運動程度適中,而能夠唱歌即代表運動過於輕鬆。

如何適當地開始運動,最安全的方法是和教練及你的醫生商量、制定合適的計劃。

何為合適的運動穿著?

運動時除了要穿著吸汗、舒適的衣服外,也要注重於鞋襪及裝備,才能確保不會受傷。以跑步為例,運動者應穿上避震效力較好的跑步鞋,以減少腳部勞損。 而騎單車亦應戴上合適的頭盔,打壁球、網球時也應戴上膠眼鏡或眼罩。另外,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應多喝水並留意溫度,如陽光猛烈就應戴上帽子,防止中暑。

健康就是財富,運動

除了可以增進健康,也能改善不良姿勢、增強自信,改善睡眠、增強我們免疫能力,減少很多疾病機會。中老年從沒有運動的人士只要進行適當的健康評估,也能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高燒生活 #健身減肥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
WhatsApp
Email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