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貧窮】月經使人貧窮!? 調查:本港每10位女性就有1人「無錢買M巾」

月經是每個女性都會出現的生理現象。月經是因為女性身體為準備懷孕而產生的生理週期。過程中,女性若沒有受精,增厚的子宮內膜就會和血液一同脫落、排出體外。衛生棉、棉條等是女性用以吸收經血、防止經血弄髒衣物的衛生用品。基於衛生問題,需要幾小時更換一次,屬於消耗品之一。不過國際培幼會卻在近期的訪問發現,本港有約一成女性受「月經貧窮」困擾!部分受訪者表示,因經濟困難而難以購買或取得月經用品。

為什麼會有月經?

月經是子宮出現周期性的正常出血現象。女性荷爾蒙會因為踏入青春期而開始出現變化。每月的排卵期,女性身體都從子宮排出一枚成熟的卵子預備受孕;同時,子宮內膜也會增厚。若卵子沒受精,就會連同增厚的內膜和血液通過陰道排出體外,形成「月經」。一般女性月經周期約21-35天。不過不是每個女性每個月都會有月經,情況還是需因身體狀況而異。

月經來了應該如何處理?

月經會導致出血情況。經血滲漏會毀壞衣物、產生異味;為杜絕尷尬情況,衛生棉、棉條等都是女性的必須的衛生用品。基於衛生和健康理由,一般建議衛生棉每2至3小時更換一次,即每日更換不少於6次。頻繁更換衛生棉能幫助女性大幅降低感染風險。另外,選購衛生棉時亦需根據經血量決定對應尺寸。在本港,衛生棉的由價格範圍從數十港元到上百港元不等。 以一包10多片的普通衛生棉為例,價格大約為$20到$40港元。若是如液體衛生棉、涼感衛生棉等含特殊功能的衛生棉則可能更貴。

伸延閱讀:【月經】月經出現「異常徵兆」?可能是身體出問題了!千萬不可忽視的幾大症狀

每10位女性就有1人「無錢買M巾」

今年,國際培幼會(香港)就委託了聖方濟各大學,共同進行了首份全港性月經貧窮研究調查《香港月經貧窮現況分析》。調查在2025年6至8月期間隨機電話訪問了1,000名12至54歲香港女性的意見,同時也在8月至9月期間進行了焦點小組訪談;記錄本港女性的月經和經濟狀況之間的關係。調查結果發現,每十名受訪者就有一名表示因經濟問題導致購買或取得月經用品有困難。以人口推算即約有23.6萬名12至54歲女性處於「月經貧窮」狀態。

近三成少女因經濟考慮 衛生棉需「省住用」

另超調查亦發現,超過27%的女性及接近三成少女及年輕女性因經濟拮据而需節省使用相關衛生用品。有四分一受訪者表示為節省開支,每日僅更換三次月經用品。也有基層少女受訪者承認為減少用品消耗而採取「頻密如廁排血」或「在衛生巾上加墊紙巾」等方式延長使用時間。

近半數受訪者:「寧願自己不是女性」

月經是女性自然的生理現象,每個人都該享有同等的權利以解決不適。然而,調查裡有六成受訪者表示學校、職場或公共場所未提供月經用品,或不確定是否提供。也有95.8%的受訪者表示曾出現經期不適,但93.3%從未求醫。逾六分之一的受訪者曾有與月經相關的感染或婦科問題,其中17.3%從未接受治療,或會形成隱性健康危機。除「月經貧窮」問題困擾,也有近三分二女性被「月經羞辱」;近半數(49.6%)受訪者表示「寧願自己不是女性」,認為月經為自己帶來身心困擾。

「月經貧窮」和女性衛生與健康管理息息相關!

衛生棉缺不恆常更換會導致細菌滋生,增加感染風險,引起陰道炎或泌尿道感染;嚴重更可能會引起敗血症。 另外,亦會導致私密處發癢、紅腫等不適。可見「月經貧窮」和女性衛生與健康管理息息相關;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指,本港「月經貧窮」相關的研究和數據仍然不足;希望未來可以更了解情況並推動月經平權及消除「月經貧窮」。

月經是每個女性都會出現的自然生理現象,女性們無需為此感到羞恥。月經期間也不要因為「懶惰」或「省錢」而不更換衛生棉!也許減少更換衛生用品次數的確可以為你省下一點錢,但身體卻需為此而付出沉重代價!若真的受經濟困擾,建議可以尋求社區或婦女機構幫助,或尋找較為經濟實惠的品牌。

#高燒生活 #疾病病症 #女性健康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
WhatsApp
Email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