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位年僅33歲的香港男演員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正在和第四期肺腺癌對抗。雖然他以積極態度面對疾病,更樂觀回應:「我打慣逆境波」 ,但正值人生應該起飛的年紀卻突然迎上巨浪難免會讓人心疼。究竟什麼是肺腺癌?肺腺癌可以好起來嗎?下文將和讀者逐一分析。
什麼是肺腺癌?
根據衛生署統計,肺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單在2022年,肺癌新症就已錄得5,707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16.1%。當中的男女病例總數比例約為1.4比1,即每十萬香港人口裡就有約78宗新增肺癌個案。據數字分析,男性發病年齡中位數為70歲,女性則為68歲。肺腺癌屬肺癌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也有「無聲癌症」的別名。早期的肺腺癌常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可能會出現超過兩週的持續性咳嗽、咳血或痰中帶血、胸痛或胸悶和聲音沙啞等輕微症狀。不過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都會被不少患者忽略,錯過黃金治療時間。有醫生分享,肺腺癌在非吸煙者和女性中比例較高。除了吸煙空氣污染、長期暴露於二手煙和職業性致癌物,以及家族遺傳因素或基因突也可能是導致肺腺癌的原因。
非小細胞肺癌裡,腺癌是較常見癌症類型,占非小細胞肺癌的50﹪。由於肺腺癌的位置肺泡,即肺部外緣,所以會相比其他癌症生長得慢。
肺腺癌|症狀
有吸煙習慣、長期吸入二手煙都是已知觸發癌症的因素。但其實,長期曝露在炒菜油煙、空氣汙染和化學物質污染環境的人也有很大的肺癌風險!另外,基因突變和家族病史也能引發肺腺癌。若發現出現久咳、喘不過氣、胸痛、聲音變得刺耳,甚至咳血、體重異常下降和疲倦就需留意!由於肺部的末端神經較少,所以很多患者都會因為「無感」而延遲治療,甚至錯過黃金治療時間!若癌細胞擴散,患者頸部、臉和手可能會出現淋巴結腫脹;另外,也會出現腹脹、骨痛、頭痛、局部腦癇或半身不遂的情況,嚴重更可導致死亡。
肺腺癌|治療方法和收費
雖然肺腺癌可怕,但是目前已有多種方法治療。只要及早發現,並配合合適的治療就能有效清除癌細胞。一般患者求醫時,醫生都會先為患者進行胸部X光檢查、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掃描、腫瘤標記,或活體組織切片等檢查,以確認病情。
一旦確認患者確診,醫生會根據肺腺癌的分期建議治療方法。非小細胞肺癌分期主要是依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的TNM癌症分期系統進行。TNM分別代表腫瘤(Tumor)、淋巴結(Node)和轉移(Metastasis),醫生會根據患者腫瘤的大小、癌細胞的擴散情況和位置等,為患者分期。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血管新生抑制劑和免疫療法都是常見的治療方法。不同的療法價錢差距可以很大,患者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
也許不少人都會覺得第四期是晚期癌症,會覺得絕望。但其實標靶或免疫治療是可以助患者達到長期穩定控制,甚至大幅縮小腫瘤至幾乎看不見的效果。
以免疫治療為例,這種療法主要透過刺激自身免疫系統或利用與免疫系統相類似的成分,幫助身體更有效地攻擊癌細胞。然而免疫治療有機會對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影響,並留下需後續漫長時間才能處理好的副作用。
費用方面,免疫治療藥物需按患者體重來決定劑量。 若患者是一名體重60公斤的男士,一次公立醫院的療程約HKD$20,000到$30,000;而在私家醫院一次療程則需約HKD $60,000到$70,000。另外,根據衛生處資料,治療成功率可達80%、效果同樣明顯的標靶藥物也需每月約HKD $50,000至HK$135,000不等。然而每個患者的情況不同,用藥的次數也會不同;有的患者可能數週服藥1次即可,而有的患者則需每週服藥1次,甚至每天1次。雖然在香港,合資格患者可申請資助或輪候公立醫院以較低價格購買藥物,但患者可能需要長期等候。
肺腺癌|預防方法
肺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要降低患癌風險,除了戒煙和拒吸二手煙外,也要避免吸入油煙、出門戴口罩避開空氣污染和避免化學物質毒害。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健康飲食習慣,包括多吃蔬果以增強免疫力和保持心情愉快。同時,也建議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在香港,基本的身體檢查一般包括健康評估、體格、血液和尿液檢查等;據網絡資料,身體檢查費用從$600到$14,050港元不等,大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計劃。定期身體檢查不但可以讓你更了解身體健康狀況,也可以及早發現潛在健康風險。以肺腺癌為例,由於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很多患者都在病情後期才發現,因此延誤治療。
守護健康除了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和定期運動外,在醫療通脹急速的年代,我們也需在資金上有兩手準備。在日常醫療儲蓄上額外投保自願醫保不但有助減輕手術和治療帶來的財政負擔,更可在需要時提供醫療援助。面對如同肺腺癌般等較嚴重的疾病,危疾保險就能為投保人帶來額外防護,流動的資金預算亦能夠協助減輕患者以及家人的壓力和負擔。市面上有部分危疾保障可保障各種已知及未知疾病,範圍涵蓋多達188種受保疾病及38項指定複雜手術,更能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及癌症基因測試等,以協助投保人於患病時找出最合適自己的醫療方案。有些產品更豁免3大危疾互相之間的等候期,萬一非常不幸,患有癌症且再中風, 無須等候期即可索償,真正幫助治療同時支援生活日常開支。及早計劃一份合適的危疾保險後,投保人不但無需再無限期地輪候公立醫院期,亦無需再為私家醫院高達十幾甚至過百萬元的治療費用擔憂。
不過,市面上危疾保險選擇眾多,投保時應多了解,考慮投保比較全面的危疾保險。例如,傳統危疾保障通常只會賠償一次,不足以保障癌症復發。也有一些危疾保障當患上一次危疾,如得到20%保額危疾賠償,但倘若繼而患上其他嚴重危疾,則只能賠償剩餘的80%保額,保障相對有限。選擇有多重保障的危疾保險,即使不幸患上不同危疾或癌症復發,都可獲多重賠償,從而得到更周全的安全網以及財務上的支援,幫助你無須擔心生活開支,能夠專心治療。
肺腺癌作為一種日漸普遍的癌症,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對於改善患者的預後情況至關重要。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針對肺腺癌的治療選擇日益多樣化,包括標靶療法和免疫治療等。因此,及早準備相應的治療基金,不僅能減輕患者及其家庭的財務負擔,還能確保患者能夠在最佳時機獲得所需的治療。積極參與健康檢查和提高對肺腺癌的認識,也是預防和早期發現的重要步驟。透過這些努力,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應對肺腺癌,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