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已經連續整個星期下雨,前日迎來「黑雨」暴雨警告信號,雖然香港仍是處於非常高的氣溫,但原來不經不覺,我們已經進入「立秋」的節氣了。在中醫角度,秋天屬金,與肺氣相應,踏入秋天開始,陽氣漸減,陰氣漸增。但在立秋期間,氣溫依然不減,「立秋」後緊接着「處暑」,秋後一伏,氣溫等待白露後下降。中醫認為春夏養陽,來到秋冬後,我們就應該養陰,但剛進入立秋的時候,日照時間仍然很長,而且地面儲存夏天的餘熱,所以白天的氣溫還是偏高,這段期間的食療原則仍以清熱為主,佐以滋陰潤燥為副。
立秋後的身體變化
秋天與肺相應,容易出現呼吸道的問題,包括鼻敏感、感冒、哮喘、咳嗽等等。另外中醫認為肺主皮毛,秋天亦容易引發皮膚的問題,包括皮膚敏感、蕁麻疹、濕疹、銀屑病等等皮膚問題
立秋的養生原則
一,飲食上應減少吃辛辣燥熱的食物。飲食應以清熱為主,佐以滋陰潤燥的食物為副。
二,早晚溫差變化比較大,應該帶備披肩或外套。
三,日照時間開始變短,應該比夏天早睡眠、稍晩起床。
伸延閱讀:【二十四節氣教室】大暑炎熱似火 中醫分享降溫方法!
立秋飲食貼士
食饍上可以多選擇以下材料入饍:
生蓮藕、蘿蔔、枇杷、雪梨、雪耳、百合、蕃茄、馬蹄、椰子、西洋菜、柚子等等。
醫師推介立秋食譜
雪梨雪耳百合蓮子湯(4人份量)
功效:清熱潤肺 滋陰養心
材料:雪梨3-4個、雪耳1個、鮮百合(2個)、蓮子10g
做法:
一,把所有材料清洗乾淨,雪梨去皮去核備用,雪耳浸泡後去根備用。鮮百合清洗乾淨後,撕塊備用。
二,六碗水煲滾後,可以把雪梨、雪耳及蓮子加入,大概煲30分鐘後,加上鮮百合再煲15分鐘即可。
三,雪梨及百合本身有鮮甜味道,可以不需要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