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薰精油是放鬆身心的有效工具,不同精油的功效都各有不同。以薰衣草精油為例,能有助於緩解焦慮、促進睡眠和減少壓力,而橙花精油則能提升情緒、減輕焦慮並帶來愉悅感。「香味療法」更是近年熱門的療法,醫院甚至會用精油為產婦提供緩陣痛服務。但是坊間精油有平有貴、流傳用法亦有不同;究竟精油要怎麼用才安全、健康?價錢真的會影響效果嗎?
什麼是精油?
精油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濃縮香氣化合物,通常來自植物的花、葉、樹皮、根或果實。這些油的提取過程通常使用蒸餾或冷壓的方法,旨在保留植物的天然香氣和療效。一般精油都非常濃縮,幾滴即可產生顯著的效果。同時精油的揮發亦非常迅速,並能夠散發出香氣。除了一般的芳香療法用途,精油還可以用於按摩、護膚、清潔等。
為什麼精油價錢各有不同?
精油的價格因多種因素而異,包括植物的種類、提取方法、產地及市場需求等。某些植物如檀香、玫瑰等因為生長周期長以及提取難度高,價格較貴。一般精油的提取方法為蒸餾法,但某些高品質的精油亦可能會使用冷壓或其他複雜方法提取,故此成本更高。當某種精油需求增加或供應減少時,價格可能上升。
購買建議時可選擇可信賴品牌以確保購買自知名品牌或專業供應商。也可以多比較價格,在不同店鋪或平台間比較價格。同時,應盡量選擇純植物提取的精油,避免含有人工添加物的產品。
精油可以緩痛、消除負面情緒?
不同精油的效果都不同,本港亦有醫院為產婦提供香薰紓緩陣痛服務。孕婦在待產期間可以透過吸入香薰精油的氣味或用油按摩以幫助減痛、紓緩緊張情緒。不過需留意,懷孕初期使用香薰精油可能會影響胎兒穩定;不建議產婦或家人在家自行使用香薰精油。使用應先諮詢醫護人員或註冊香薰治療師。對於芳香療法的緩痛效果目前還是眾說紛云;在香港則未有詳細的本地研究報告支持,大家可以自行考慮是否嘗試。
精油除了可以緩痛,亦有本港大學小型臨床試驗發現香薰精油有助紓緩精神緊張、抑鬱症和改善長者腦退化的行為問題。
伸延閱讀:【兒童居家意外】小朋友好奇四圍探索容易受傷!急症醫生教你應對兒童居家意外
精油護膚你做對步驟了嗎?
精油除了可以改變環境味道以達到療效外,亦有人會選擇把油塗抹到皮膚做護膚用途。舉例薰衣草精油可以幫助皮膚抗炎、舒緩肌膚,特別適合敏感肌;而茶樹精油則因其抗菌、抗炎,適合治療痘痘及油性肌膚。但是由於香薰精油是高濃縮物質,用家應先以如橄欖油、可可巴油、甜杏仁油等底油稀釋才用在皮膚上以減低致敏風險。用家使用前亦有責任先了解正確用方才使用。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用精油!
不同精油成分都不同,也有機會含有如檸檬烯、芳樟醇和香葉醇等致敏物。檸檬烯天然存在於檸檬、柑橘類及多種樹木中,而芳樟醇則源自許多草本植物、香料植物和水果。消委會曾測試30款精油樣本,發現大部分樣本都含檸檬烯、芳樟醇和香葉醇三種致敏物。而常見的薰衣草精油更有香豆素的致敏成分。故此容易敏感人士要慎重使用。
無論精油的致敏物質含量多少都有機會引起過敏反應;選購前可參考產品標籤成分並請教醫生。若是用在皮膚上;可先連續一星期把已按指示稀釋的精油塗抹在手臂內側皮膚測試沒不良反應才使用。也不建議自行調製精油或把精油用到皮膚患處或損傷位置。
另外,長者、嬰奶兒、腦癎症患者、哮喘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精油都比較容易敏感;尤其腦癎症患者要避免使用尤加利精油。
正確精油儲存你要知!
精油應存放在陰涼地方並遠離熱源及火種;已開封的精油須時常關緊瓶蓋以減低因氧化而形成致敏物的機會。檸檬烯和芳樟醇雖然普遍存於精油產品中,但氧化後會引起接觸性過敏,所以務必妥善保存。
高燒提提你!塗抹精油後不要曬太陽!
部分柑橘類精油如佛手柑油含光敏感物質呋喃香豆素;皮膚使用後再經陽光曝曬會有機會導致物質吸收紫外線,並引起植物性日光性皮膚炎。患者皮膚會出現如曬傷般的疼痛和紅斑,嚴重的話甚至全身出現廣泛皮疹及大水疱,或需留院。故此應避免把含有呋喃香豆素的精油產品塗在臉上;而若要把產品塗在身體上亦應遮蔽該部分皮膚。建議購買前可留意產品是否有已去除呋喃香豆素表示的標籤「FCF-Furocoumarin-free」。
精油的功效和方法繁多,亦有不少研究仍在開發其可能性。但是需留意,縱使精油是天然的產品,也要留意用法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