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遲緩】兒童不同年齡階段都有既定發展里程碑?未能達到等於發展遲緩?即睇發展遲緩症狀及評估指標

不少家長都十分關心家中兒童的成長狀況,是否屬於正常水平,例如孩子在一歲時是否可以扶著東西站立?他們在兩、三歲時能否開口說話?其實,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會有既定的發展次序,包括是語言、體能、行為及社交發展等等,當學前兒童未能達到該年齡應有的能力時,便有機會患有發展遲緩。本文將為簡介發展遲緩症狀及評估指標。

伸延閱讀:【兒童麻疹】世衛:疫情阻礙常規疫苗接種、全球麻疹病例激增8成! 了解麻疹成因及症狀 

甚麼是發展遲緩?

每位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都有既定的里程碑,包括大肌肉、小肌肉、言語能力、社交及溝通能力、自理能力、認知能力、視覺及聽覺發展。如果學前兒童的發展未能達到該年齡應有的指標時,便為「發展遲緩」。導致發展遲緩主要有先天及後天兩大成因。前者主要與遺傳或生理因素有關,包括染色體病變、遺傳問題、胚胎早期發育變異等;至於後者則與兒童成長的環境及學習有關,包括中毒、腦炎或腦部創傷等,都有機會導致兒童出現發展遲緩。

伸延閱讀:【小兒麻痺症】倫敦污水驗出小兒麻痺病毒!100萬兒童將獲需接種疫苗

即睇兒童發展里程碑!未能達到或屬發展遲緩?

其實,現時醫學界有一套屬於兒童發展的里程碑指標供家長參考,如果發現孩子未能達到有關年齡的指標時,有機會代表他們出現發展遲緩。以下為大家逐一拆解兒童發展里程碑:

伸延閱讀:【流行性腮腺炎】幼童臉頰旁腫脹隨時是「生痄腮」?一文了解流行性腮腺炎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六個月幼童:
  • 未能保持頭部穩定
  • 未能伸手抓東西
一歲幼童:
  • 未能扶著東西站立
  • 未能用拇指及食指拾起細小物件
  • 未能揮手說再見
一歲半幼童:
  • 未能獨自步行
兩歲幼童:
  • 未能說單詞
  • 未能跟從簡單指示
  • 對同伴不感興趣
  • 與其他人缺乏眼神交流
兩歲半幼童:
  • 未能用筆在紙上塗鴉
  • 未能組合單詞
  • 未能用匙羹自己餵食
三歲或以上幼童:
  • 未能說簡單句子
  • 未能配對基本顏色、形狀
  • 未能跟上學業進度
  • 出現行為問題

最後,如果兒童真的未能在如期達到有關指標時,建議家長可以求醫並安排兒童進行發展評估,以診斷他們是否真的出現發展遲緩。如果不幸確診,可以透過及早接受合適的早期介入治療,以改善情況。

#高燒生活 #親子健康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
WhatsApp
Email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