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同心理學家談心】一滴、兩滴、三滴…現實中真係有催眠術?臨床心理學家同你解構日常工作

一滴、兩滴、三滴…大家或許在電視劇集中經常聽過催眠術,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催眠術又是否有醫學根據?Gofever高燒主持阿感與Stanley早前邀請了臨床心理學家廖嘉敏(Carmen)為大家解構催眠術!Carmen更會談及心理學家的日常工作,了解心理學家及精神科醫生的大不同!

心理學家是否等同心理醫生?與精神科醫生又有甚麼不同?!

相信不少人都會好奇,究竟心理學家是否等同於心理醫生?Carmen對此表示,雖然坊間經常誤會心理學家是心理醫生,但現實環境中原來是並不存有心理醫生!她解釋,香港只有精神科醫生及心理學家兩類專業資格,其中精神科醫生是在醫學院畢業的,畢業後經專科培訓便可成為精神科醫生,是其中一個醫學專科。另一方面,心理學家則非醫學院出身的,而是主修心理學,並至少要完成臨床心理學碩士課程後才可以正式執業。因此,心理學家並不是心理醫生。

「有時有啲病人會以為嚟見我哋就以為有藥攞返去,但其實我哋係唔開藥嘅。」到底心理學家日常工作性質是怎樣的?Carmen指,臨床心理學家主要日常工作包括有心理治療,他們會用引導的方式,去幫助病人談起其面對的問題,以了解病人的情緒、想法、行為及反應等等,並希望透過這個合作模式,讓病人可以一起處理問題,而不是由心理學家去幫助他解決問題。

現實中真的有催眠術?是否所有心理學家都懂得催眠?

坊間常說的催眠或是解夢等等的治療方法是否有醫學根據?Carmen回應指,在精神分析學系裡,催眠是常用的治療方法,但並不是所有心理學家都會使用催眠的治療方法,主要取決於有關心理學家採用哪一種治療方法。

心理學家是如何令病人相信自己,願意坦誠傾訴內心事情?

Carmen續指,其實心理學家的工作並不是一般性的聊天,而是透過一些心理學理論及輔導技巧,來幫助對方及自己建立一個互信關係,令大家可以在同一平台上交流,病人亦會比較容易坦誠傾訴內心掙扎、他面對甚麼困難等等,與平日大家聊天是不同的。

最後,臨床心理學家工作除了進行智力評估、性格評估、腦功能評估外,亦會進行心理治療工作,Carmen表示,如果大家遇到情緒困擾、持續影響到生活上各方面功能時,都可以考慮尋求心理學家諮詢。

#高燒On Air #臨床心理學 #廖嘉敏 臨床心理學家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
WhatsApp
Email
Print